6月25日,上海綠色建筑國際論壇·臨港分論壇在新辰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上發布一組亮眼數據:臨港新片區以490萬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面積領跑全市,占比達36%,并擁有全市最多的綠色生態城區試點項目。這場以"年輕之城、綠色之城"為主題的論壇,不僅彰顯了臨港在綠色低碳建設上的先行優勢,更通過《聯合倡議》凝聚產業鏈力量,共繪"智慧、低碳、韌性"城市藍圖。
全鏈條協同發力 構建綠色建筑生態圈
在論壇核心環節,由臨港集團、華建集團、上海建科集團等龍頭企業牽頭,聯合設計、施工、技術咨詢等單位共同發起《臨港新片區綠色低碳城區開發建設聯合倡議》。倡議提出將以"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理念推進綠色實踐,重點在城區開發、產業培育、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四大領域形成合力。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臨港工委主任孫倉龍強調:"從規劃設計到運維管理,只有打通產業鏈各環節,才能真正實現建筑低碳轉型。"
數據印證"綠色速度" 三年建成全市最大綠色建筑集群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杰披露,區域成立僅數年便取得顯著成效:規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0%的同時,能耗強度持續下降,已建成超低能耗建筑49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二星級890萬平方米、三星級750萬平方米。更創新打造頂科社區、滴水湖金融灣等3個三星級綠色生態城區,數量居全市之首。這種"經濟增速與能耗降速"的逆向曲線,成為新城開發的綠色樣本。
從試點到典范 謀劃低碳城市建設新格局
面向未來,臨港明確提出將立足國家戰略,以更高標準推進低碳城市建設。通過深化BIM技術應用、推廣裝配式建造、探索光伏建筑一體化等創新路徑,力爭在綠色金融賦能、零碳技術研發等領域形成突破。隨著特斯拉、中芯國際等產業巨頭入駐,產城融合的低碳模式正在重塑新城發展邏輯——這里不僅是建筑的綠色革命試驗場,更成為產業與城市協同減碳的實踐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