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應用于室外空氣處理的氣相空氣凈化裝置分級方法》送審稿審查會在京召開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24年第二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要求,2025年7月10日,國家標準《應用于室外空氣處理的氣相空氣凈化裝置分級方法(送審稿)》審查會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舉行。該標準由天津大學牽頭編制,對規范室外空氣處理領域氣相空氣凈化裝置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由全國暖通空調及凈化設備標委會秘書長李正主持,詳細介紹了標準立項背景和編制過程。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產標處處長姚濤就標準審查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天津大學"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控制"天津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劉俊杰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標準編制情況及ISO相關標準發展歷程。該實驗室長期致力于空氣凈化領域標準制定工作,為推動行業標準化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本次標準審查會組建了高規格的專家審查團隊,由中科院過程工程所陳運法研究員擔任審查組組長,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秦學禮教授級高工擔任副組長,并匯集了來自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軍事科學院防化研究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及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多家單位的九位權威專家。這支跨學科、跨領域的專家團隊憑借各自深厚的專業造詣,為審查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專業保障。
標準編制組負責人裴晶晶教授向會議作了全面系統的編制工作報告,詳細闡述了標準制定的任務來源、編制背景、基本原則、工作流程等關鍵內容,重點分析了標準的技術框架、核心指標與國際標準ISO10121-3的技術差異,并就編制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及解決方案進行了專業說明。這一報告為后續審查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技術審查環節,專家組成員秉持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對標準文本進行了逐條審議。審查工作著重關注標準的技術完整性、條文規范性、適用范圍等核心要素,就測試方法的適用性、性能等級劃分的科學性、技術術語的準確性等關鍵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與會專家充分發表專業意見,提出了多項建設性修改建議。經過全天的深入討論與反復論證,審查組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并由審查組組長正式宣布審查結論。
專家組經過深入審議后一致認定,該標準具有重要的技術價值和行業意義。作為我國首個化學過濾器分級標準,該標準技術體系完整、科學依據充分,有效填補了室外空氣處理凈化裝置領域的標準空白。標準的實施將為相關企業提供明確的技術規范和質量要求,對提升產品性能、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審查組認為,該標準技術內容先進實用,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編制組根據審查意見進一步完善后盡快報批。此次審查會的順利召開,標志著我國室外空氣處理領域標準化建設取得重要突破。該標準的制定實施,將有力推動空氣凈化行業技術進步,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公眾健康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資料:
1.上海國際空氣環境與凈化技術展覽會-工業環境展|室內空氣展|空氣展
2.參考文章:“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控制”天津市重點實驗室主編的國家標準《應用于室外空氣處理的氣相空氣凈化裝置分級方法(送審稿)》審查會在京召開